2010年12月16日

2010珊瑚礁體檢成果--東北角

調查地點包含龍洞、野柳、蕃仔澳及鼻頭角四個地點。

底質組成部分,石珊瑚覆蓋率介於4-43%,龍洞深處最高,蕃仔澳深處最低,軟珊瑚覆蓋率介於0-30%之間,野柳深處最高,鼻頭角及蕃仔澳淺水處則沒有記錄到軟珊瑚。
依照活珊瑚(應珊瑚加上軟珊瑚)覆蓋率來評斷,東北角整體情況可區為兩群,分別是龍洞淺處、鼻頭角及蕃仔澳深處的覆蓋率都低於25%,為「劣等」,其他區域則是屬於「尚可」。
岩石底質在四個地點還是佔據了相當比例的組成,最低龍洞淺處的23%,最高則在野柳深水處及鼻頭角深水處記錄到47%的覆蓋率。
各點活珊瑚覆蓋率相差許多,可能原因為東北角珊瑚礁是不連續的分布,且底質組成相當不均勻。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龍洞淺處、鼻頭角水處及蕃仔澳都記錄到相當高覆蓋率的藻類,約在30-46%之間,顯示鄰近海域水體內有機營養鹽濃度可能有增高。



指標性魚類,各穿越線上多只發現小型魚類的蝶魚,族群密度大約在1-4 隻/每100 平方公尺;部份穿越線上還記錄到石鱸、笛鯛及老鼠斑等,但是數量卻相當稀少;大型魚種幾已絕跡。調查數據結果顯示東北角海域已受到嚴重過漁影響,導致魚類蹤跡稀少,即使有發現,個體也多以小個體為主,對於族群繁衍相當不利。

指標性無脊椎部分,高經濟價值性的物種都沒有發現,例如:食用海參及大法螺等;鉛筆海膽、馬糞海膽、龍蝦及硨磲貝僅零星發現且數量稀少;櫻花蝦在多數穿越線上都有發現;魔鬼海膽在各穿越線都有發現,且數量不少。數據結果顯示高經濟價值性無脊椎動物也已被採捕殆盡,而又發現為數不少的魔鬼海膽,顯示海域藻類覆蓋率可能有增高,因此導致以藻類為食的魔鬼海膽數量大增。









0 意見: